參觀資訊:
11202 臺北市北投區湖底路89號
電話:02-2862-2404 ‎

參觀時間:週二~週日
個人:10:00~17:00
團體:10:00~11:00、16:00~17:00
團體請於一週前事先預約

午餐:11:00-14:00
下午茶:14:30-17:00
最後點餐時間:16:30

不收取門票費用

展覽藝賞

 

 

 

策展論述
參與草山行館這次展覽工作之前,我剛從師大美術研究所畢業,今年5月也剛從中正紀念堂介石廳舉辦過畫展。在就讀師大美術研究所期間,主要在探索東西圖像融合的繪畫過程,東方水墨畫與西方油畫的繪畫藝術表現形式是兩種不同的視覺領域,從美學欣賞的角度看來,非但形式不同、感受相殊,在意境的差異上也很大,但透過整體發展脈絡為主軸,從中演繹出水墨畫發展方向,創造新論點與新思維。

【東西圖像融合 – 劉浦沂水墨創作展】是關於東西方畫家與地方的的故事。模仿結合創作可視為繪畫藝術的基礎,亦為畫作創新的起點,在繪畫創作的過程,融匯東西方繪畫風格以豐富畫作內涵,並著重掌握繪畫創作的自身主體性,以免模糊創作形式,當東西方藝術家相遇之後,會產生怎樣的對話、故事以及什麼樣的結局,這就是我的創作元素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劉浦沂 自序

 

東西方的藝術創作宛如一條長河,但世界因為網路資訊的發達而日愈多元開放,而讓我們可以一窺這條長河的原貌,因此每個美術資訊無不觸動我在繪畫上的敏感神經。這次是想以藝術創作的延展、多元、意識及視角等所照映出的延伸性與延展性,來檢視自己的創作脈絡。

 

模仿結合創作可視為繪畫藝術的基礎,亦為畫作創新的起點,由於東西方畫作各自蘊含歷史背景、意識及形式等,因此在創作時間序列上,可用模仿為基點,循發展邏輯逐次推向創新畫作內涵,為新的繪畫形式開創契機。在繪畫創作的過程,融匯東西方繪畫風格必然豐富畫作內涵,惟須著重掌握繪畫創作的自身主體性,避免模糊創作形式。

 

東方水墨畫與西方油畫在繪畫藝術的表現形式上,可以說是兩種不同的視覺領域。從美學欣賞的角度來看,非但形式不同、感受相殊,在意境的差異上也很大,因此要如何比較異同,進而擷優取長,實有其客觀上的難度。若勉強以表現形式進行比較,又恐失之於表象觀察,所以在評析比較上確有其主觀的限制。在當今水墨畫「去中國化」意識型態的藝術氛圍下,要秉持中道立場持續創作,並期待找出水墨畫的「第三條路」。亦即不以「去中國化」為焦點,而係透過整體發展脈絡為主軸,從中演繹出水墨畫發展方向,創造新論點與新思維。

我雖不是學院派出身,但自小學習書法、繪畫,為的就是將生命中微小的感受,藉由繪畫來呈現。列夫‧托爾斯泰曾說:人類的幸福和歡樂在於奮鬥,而最有價值的是為理想而奮鬥。因此我的習畫過程是無比歡樂,而每當完成一件作品就是最有價值的幸福。我在繪畫上的興趣廣泛,但平時繪畫以水墨居多,有時也會畫些油畫,主要還是表現當時的感觸與心境。

 

最後要藉此機會感謝林昌德教授撥冗為畫冊寫序,還有陳懷谷老師的啟蒙、歐豪年老師題字勉勵及資深媒體人董智森先生惠賜評論,也因為有這些如明燈般的師長好友提點,讓我走在創作的路途上,不敢忘記最初對於繪畫的熱愛,也不再孤單,且獲益良多,因為有了你們才讓我的繪畫路程更加的完美,我僅在此獻上最誠摯的感謝。

 

 

劉浦沂 經歷


1959年出生
國立臺北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畢業
2003年臺北市議會藝文畫廊個展
2004年臺北市立慢性病防治所文化藝廊個展
2004年交通部觀光局北觀處北海岸野柳遊客服務中心個展
2005年中正紀念堂「中日文化交流迎春展」聯展
2007年國父紀念館「兩岸書畫迎春展」聯展
2008年中正紀念堂「亞太文化藝術研討會暨兩岸交流展」聯展
2016年中正紀念堂「圖像融合再現」聯展、臺北市議會藝文畫廊「劉浦沂創作」個展





 

 

 

 

 
在線訪客人數
/   累計訪客人數